全省2011级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将于12月27日、28日、29日举行。为了严肃考风考纪,省招办将对在此次学业水平考试中有违纪舞弊行为的考生,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单科或全科作废和记录在个人诚信档案等处罚,并在网上向社会公布。而去年,我省共有114名应届高中毕业生,因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有严重违纪舞弊行为,在高招中,未被任何高校录取。
这究竟是“铁腕铸诚信”?还是侵犯了学生的“隐私”?东方今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处理】 114名考生考试作弊没能上成大学
昨日,省招办通报,去年全省共有114名应届高中毕业生,因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舞弊,在高招中,未被任何高校录取。“这些考生的违纪舞弊行为,被记入了考生个人诚信档案,这些档案高校录取时可以参考。”省招办新闻发言人陈大琪说。
今年,省招生办将对在今年学业水平考试中有违纪舞弊行为的考生,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单科或全科作废和记录在个人诚信档案等处罚,并在网上向社会公布。
【声音】 支持派:应加大作弊“成本”
“记入诚信档案,公布作弊考生名单等会对遏制作弊起到一些作用,但根本解决办法还是建立社会诚信机制。”河南大学[微博]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杨捷说,社会如果建立完善的诚信机制,就相应提高了作弊的成本。
杨捷说,西方一些国家有相对完善的诚信机制,个人诚信记录将跟随人一辈子。“比如可能会找不到工作,或者在银行不能贷款等。”这些后果让人从源头上断了作弊等不诚信的念头。
记者采访中,大部分老师和学生、家长[微博]对此都持认同态度。“加大对作弊考生的处罚,也等于保护了不作弊的学生。”家长陈先生说。
“诚信教育不能从考试前做起,必须构建长效的诚信教育机制。”河南省实验中学老师李功毅说,可以将“诚信档案接受社会有关方面查询”、“作为招生参考条件”等对考生进行震慑和约束。
质疑派:是否会让学生产生心理阴影?
“参加学业水平考试的都是十七八岁的孩子,有时可能是一念之差,这样处理是不是有些重?”家长吴先生也提出了自己的担忧,如果在网上公布作弊学生名单,会不会让他们产生心理阴影。吴先生说,不知这算不算侵害学生隐私,如果能把惩罚过程透明化,使适当保护作弊学生,教育其余学生结合起来,就更好了。
“隐私应当是不危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而考试作弊已危害了他人和社会利益,不能被当做隐私保护。”杨捷说,法制不健全也是出现这些疑问的因素,国家应尽快出台《考试法》,让考试操作走向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从法律制度上清除作弊赖以生存的土壤。
【背景】国家严惩考试作弊
今年1月,根据新修订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从2012年起,在高考[微博]中作弊情节严重的,将被取消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的资格1~3年,大学生参与作弊将被开除。
据了解,从2005年开始,教育部要求用于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的考生电子档案必须含有考生历年参加全国统考的考试诚信记录信息。
【外地】多地曾把作弊者请“上墙”
2010年,惠州市曾发布《惠州市普通高考从严治考若干规定》,如发生考生作弊,除按有关规定处理考生外,惠州市教育局网站还将对外公布考生名单,该类考生的高中毕业证或中专毕业证延迟一年发放,并向全市通报考生所在的中学,该类学校一律不能评为文明学校。
去年,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公布了当年高考中作弊的24名考生名单,以及每人的准考证号,认定他们参加考试的各科成绩均无效。
抓作弊要从源头抓起
我省将网上公布高中生考试作弊“黑名单”,据悉,去年就有114名应届高中毕业生因学业水平考试作弊而未被高校录取。作弊太可恶,但是“下猛药”晒作弊考生,此举到底妥不妥,还存在一定争议。
有考试就有作弊,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应试教育下,学生们正是把分数看得太重,才不断有人铤而走险。如果学生确实违反了规定,那么学校给予一定的教育和必要的处罚是可以的。不管哪一种惩罚制度,它的目的都应是引人向善。因一次作弊就丧失上大学的机会,这不符合“治病救人”的初衷和前提,也会让一些未成年的学生伤不起。
作弊也是种校园腐败。最糟糕的是,作弊有传染力,它破坏了公平与制度,破坏了规则和环境。作弊确实需要严惩。但,抓作弊得从源头抓起。如果整个校园、整个社会都对各类作弊零容忍,如果家长和学校教会孩子,一辈子的做人标准高于一时的学习成绩,如果我们的价值观没有走形,孩子们是否会杜绝作弊?
诚信教育不能在事后找补,而是要从考试前做起,必须构建长效的诚信教育机制。治理考试作弊,看似简单,其实折射了全社会的法治水平、诚信意识和执行力。
版权所有 © 北京网库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山西114招生网 – 山西招生考试网,山西高考政策,山西高校推荐,山西自考成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胜古中路1号蓝宝商务大厦402 邮编:100029
电话:010-80788512 传真:010-80788512
ICP备案号:京ICP备12024748号 技术支持:中国网库[
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