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当村官?”魏华伟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框说,“这个话题,年年都有人问。选择文楼是因为这里充满挑战和考验。”
他在2008年9月清华大学硕士毕业后,去到了河南省上蔡县文楼村担任大学生村官。那是一座贫困且因艾滋病闻名全国的村庄,又称“艾滋村”。
“来镀金的吧?”当地人对这位“北京来的高材生”的举动既感惊讶,又满腹狐疑。直到今天,他们也未找到答案。
但村民们发现,自从魏华伟出现后,文楼变了。过去艾滋病患者外出工作受歧视,由于一些致富项目的引进,现在足不出户就能打工。
“城里的每斤3元卖不动,我的草莓6元有人吃。”盛夏时节,村民老骆蹲在田内自卖自夸。他的背后竖着“有机草莓”字样的广告牌。
老骆的家庭是涉艾家庭。他承包的40多亩土地内,种有草莓、西瓜等,用他的话说,“超过100亩小麦的效益。”
曾几何时,这里的水果、蔬菜卖不动。上蔡县芦岗街道党工委书记杨维新无奈地说,“只要听说是文楼的,没人吃、没人要。”
背后的“功臣”,他们指向了现任文楼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魏华伟,一个脸庞黑黑,笑言“根在农村”的人。但他也坦承,以大学生村官的身份开启人生新征程,是没有预料到的。
履新文楼2个月,他走访了全村17个村民组、700多个农户,他还和艾滋病患者同吃一锅饭。魏华伟用行动证明扎根文楼的决心。
一番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他确定了“脱贫、致富”的施政方略。挑战和困难也不期而至。
为给村里招商,魏华伟通过校友联系到沿海地区一家节能灯企业,该厂却因对艾滋病的担忧而放弃。谈“艾”色变之下,文楼10多万斤黑木耳一度堆在仓库,无人问津。
虽然魏华伟多次表态“不担心”。但2010年,一位和他共事的村干部发病10天就骤然离世。他曾为此偷偷去检查身体。
如今的文楼焕然一新,穿境而过的水泥路、标准化的篮球场,一应俱全的卫生所、学校等基础设施,成为远近闻名的“新农村示范村”。上蔡县官方称,如今的文楼没有一个健康人再感染艾滋病毒。
“文楼人抬不起的日子已经过去了。”蔬菜种植户雷铁山咧着嘴说,他的蔬菜大棚今年上半年已经收益6万元。
和5年前相比,魏华伟仍住在村委大院简陋的寓所内,一张单人床、一个简易的衣柜、几张凳子,书橱兼办公桌上有台可以上网的笔记本电脑。虽然他骑的自行车,换成了电动车,工资补贴也由最初的1000元涨到了1600多元,但经济方面依然捉襟见肘。
“知识分子不应该只关注一体之屈伸,一家之饥饱。”面对记者,魏华伟不太愿意提“困难”二字。他说,“敢于选择就要敢于承担。”
到2011年底,全国像魏华伟一样在岗的大学生村官有21万之众,他们的任期一般为3年。已“超期服役”的魏华伟说,“5年了,也跟文楼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不能划句号,也不会划这个句号。”
村民朱保安写了一首七言律诗,赞誉“如此村官古来稀”。魏华伟说,文楼已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他相信文楼人幸福安康的生活未来可期。